首页

海外华龙从“国家名片”到“世界名片”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 : 2023-09-14
航拍卡拉奇核电站2号和3号机组

风沙漫天,驼铃声声,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互通有无。而如今,沿着“一带一路”来到巴基斯坦卡拉奇,能看到华龙一号反应堆屹立于海岸之畔,先进的核科技成果为古老友谊添新彩。

卡拉奇核电站2号、3号机组(K-2/K-3)是中国核电重大创新成果,由中核集团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这是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首次走出国门、出口巴基斯坦的2台百万千瓦机组,是巴基斯坦规模最大的核电站,也是该国首个单机组百万千瓦级电力工程。三十多年来,中核集团不只为巴基斯坦留下了有形的核电站,更让真诚、友好的中国形象“走进”巴铁兄弟的心里。

墨守成规从来不是首选方案

巴基斯坦卡拉奇,高温少雨,炎热难耐,即使进入11月,气温高达35摄氏度也是常有的事。卡拉奇核电站2号、3号机组就位于该市西部天堂角附近的阿拉伯海岸老鹰湾畔。远远望去,如今两台核电机组像两个巨人巍峨地矗立在海滨。

虽毗邻大海,卡拉奇核电站周边却是一片荒漠。道路崎岖颠簸、尘土飞扬。“早晚风沙舞,烈日炎炎长”,这两句参建人员的口头禅,就是对项目现场生活的生动写照。

由于与国内华龙一号相隔4个月开工,相关有效经验尚难反馈,再加上地质、气候、物资、人力、设备等方面的差异,建设单位面临诸多挑战。

墨守成规从来不是首选方案,必须因地制宜蹚出一条新路来。中核集团结合建设国内核电站的多年经验,思考提出了“主设备预引入”法,即先安装主设备后进行穹顶吊装。

貌似只是设备与穹顶吊装前后工序的简单调换,但对于施工工法已然成熟固化的核电项目建造来说,绝对称得上是一场颠覆传统的“革命”。因为传统施工工序的改变,将牵一发而动全身,势必会造成设计、土建、设备等多个领域随之调整。

在中国中原牵头组织协调下,设计、采购、施工等各方不断进行技术讨论,开展了数十次模拟实验,掌握了详实可靠的数据;同时又请专业院所进行验算分析,邀请院士等一流核电专家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评审、优化,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认为风险可控,建议采用“主设备预引入”法。

此外,其他系列创新工法,如:堆腔水池不锈钢模块化、环吊整体安装、预应力张拉双平台、外穹顶整体钢模板技术等的成功应用,释放了主设备安装主线工期,降低了作业安全风险,提升了工程安装质量。工程期间发明的e型翻转支架,节约上千万元成本,并创造了K-3机组6天安装3台蒸发器的历史纪录。

在国际核电建设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中国中原携手参建单位在核电建设中持续进行技术总结和经验反馈,在保障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创造了国际最佳建设业绩,为全世界和平利用核能提供了“中国方案”。

当地时间2022年4月18日,巴基斯坦卡拉奇K3机组通过临时验收,进入商业运行。

核能点亮巴基斯坦

“建核电,我们天天停电的状况就可以改善了。缺电情况最严重的时候,连首都伊斯兰堡每隔三个小时就要停电1小时。”当地人这样描述巴基斯坦建设核电站以前的生活。缺电成为了阻碍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一大重要因素。

这种情况由于卡拉奇核电K-2/K-3机组的建成投产,得到了极大缓解。两台机组采用华龙一号技术,每年能为当地提供清洁电力近200亿度,满足当地2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6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32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4亿棵,对优化巴基斯坦能源结构、推动实现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我的朋友来自远方,带来‘一带一路’的梦想。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我们行走在一条路上……”悠扬的歌曲中巴人民口口传唱,唱出了中巴友谊,也唱出了巴方对中方的感激。

说中国话、开安全车、为中巴核电建设服务

一批批巴基斯坦员工在卡拉奇核电项目建设中,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改善了家庭的状况,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1993年6月23日,19岁的阿根得知由中国建设的恰希玛核电站在离他家10公里的地方落户了,他没有告诉家人,一个人穿着灰色长袍和拖鞋步行来到核电站应聘。在项目部培养下,一个月后阿根就能独立地驾驶蹦蹦车,从此项目部有了第一个巴工蹦蹦车司机。但他不满足于蹦蹦车司机技术,在两年之内先后学会了装载机、压路机、平板车、洒水车等驾驶技术,为砂石场建设发挥了骨干作用。“说中国话、开安全车、为中巴核电建设服务”成为阿根的座右铭和口头禅。

2013年,靠着干核电攒下的工资,阿根家里盖起了5间砖瓦房,并通上了水电,为年迈的父母建造了“安乐窝”。如今,阿根一家在当地算得上一个富裕而幸福的家庭。2017 年,阿根辗转1200公里,从恰希玛核电站奔赴卡拉奇核电现场,又成为这里的首位巴籍员工。

阿根被安排在核岛队工作,负责车辆驾驶、管理与调度,还承担巴工班前会的组织培训、安全教育,担任新巴工入场的培训师,负责核岛办公区所有中巴员工饮用水管理和发放。

2017年6月,项目部为了关心优秀巴工,特意招聘阿根的儿子伊布达来项目部工作。得知这一意外的好消息,阿根喜极而泣。父子二人同时参加建设华龙一号,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中国中原在巴基斯坦建设核电站,还为当地培养了技术管理骨干。核电操纵员被称为“黄金人”,而巴基斯坦第一批“黄金人”正是诞生于中国。自2016年,中国中原先后资助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员会8名人员来中国攻读铀资源领域硕士和博士学位,资助5名巴基斯坦大学生在清华大学攻读国际核电研究生。这些技术人才,将为巴基斯坦带来更大的改变,也将给中巴两国在核能领域的合作带来更广阔的前景。

让每一朵“花儿”都耀眼绽放

中核集团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向巴基斯坦的小学捐赠学习用品

在对巴基斯坦调研的过程中,中国中原驻巴员工看着当地贫困学校的学生们挤在阴暗、狭小、没有课桌椅子的教室里,光着脚、席地而坐。

为让孩子们能在更好的环境里学习,改善当地办学条件,中国中原与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员会签署对巴公益捐赠谅解备忘录,于2018年向恰希玛核电厂周边小学捐赠了400份学习用品,为渴求知识的孩子们提供了帮助。“中巴间兄弟般的友谊浓于血,中国兄弟今天带来的不仅是捐助物资,更是一份爱和一份贫困学生的希望。”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员会核电委员这样说道。

在三十多年合作过程中,中核集团始终积极践行在巴社会责任。2022年巴基斯坦遭遇严重洪涝,中核集团积极组织捐赠,提供救灾物资、资金,巴方表示,这是一份“来自中国兄弟的厚礼”。

早在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就在中国与巴基斯坦两个古老文明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如今,“一带一路”倡议再次给巴基斯坦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卡拉奇核电站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一带一路”的天堂角上,它不断输出电流点亮万家灯火,向印度河流域熙熙攘攘的人流讲述关于中巴友谊,关于中巴核电建设事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Copyright 1995 -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 The content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text, photo, multimedia information, etc) published in this site belongs to China Daily Information Co (CDIC). Without written authorization from CDIC, such content shall not be republished or used in any form. Note: Browsers with 1024*768 or higher resolution are suggested for this site.